“咚!”2025年7月18日,三水区工人文化宫云东海宫的模拟法庭内,14岁的夏令营学员张浩源身着“法袍”,神情庄重地敲响了手中的法槌。这富有仪式感的一幕,正是佛山市三水区“守护青少年‘典’亮暑期星空”法治夏令营的生动写照。该夏令营自2021年首创以来,已连续开展五年,贯穿“八五”普法期间,如今已成为三水区青少年深化法治认识、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的重要平台。今年的40名学员自7月13日开营后,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沉浸式体验法治实践,收获满满。
1
打破传统壁垒构建法治育人新范式
针对以往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形式僵化、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三水区司法局联合云东海司法所等多家单位创新推出“法治+实践”的互动学法模式。往届学员梁轩在今年的开营仪式上分享感受:“上次在戒毒所触摸到冰冷的高墙铁网,在消防队亲手扛起32公斤重的液压剪时,才真正明白法律就像那些救援装备一样,是守护我们生命安全的坚实屏障。”
展开剩余79%本届法治夏令营深度整合多方资源,为学员打造了多个特色鲜明的实践场景。
在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学员们穿上厚重的消防服,在消防员的耐心指导下操作各类救援装备,当亲手启动液压剪剪断模拟障碍物时,真切感受到法律如同这些装备一般,是保障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强大力量。
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戒毒人员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自己因一时糊涂触碰法律红线,最终失去自由、毁掉家庭的经历速配发金融网,学员们认真聆听,深刻体会到法律的红线绝不可碰,自由的可贵需要法律来守护。
中山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里,检察官结合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例,与学员们面对面交流防范技巧和应对方法,让大家明白遇到侵害时,法律是最坚实的维权后盾。
肇庆市博物馆中,工作人员将历史文物与背后的法理故事相结合,从古代的律法条文讲到现代的法治进程,学员们在参观中感悟法治的传承与发展,知晓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这些实景课堂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让学员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法治的意义。
此外,夏令营面向全社会招募学员,打破了传统法治课堂在学校之间的壁垒。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员们在活动中交流各自对法律的理解,分享实践中的感悟。这种跨校交流促进了思想的碰撞,让法治知识在互动中传播得更广泛、更深入。这种打破壁垒的招募方式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由点及面地推广法治教育,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触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扩大了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
“四有”体系筑牢根基 多元协同释放效能
“四有”体系是三水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支撑,也是法治夏令营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这一体系以“有活动、有阵地、有联动、有成效”为核心框架,有效解决了以往法治教育零散化、短期化、形式化的问题,让法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有活动”是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除了连续五年开展的法治夏令营,三水区还打造了“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大赛”“法治故事演讲”等一系列品牌活动。近三年来,全区共开展各类青少年普法活动152场,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热情。
“有阵地”为法治教育提供了坚实依托。三水区充分利用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公园等场所,建成了1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其中2个为省级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各有侧重,有的注重司法实践体验,有的聚焦禁毒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稳定、专业的法治学习场所,让法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有联动”为法治教育注入强大动力。在“党委领导、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机制下,司法行政部门联合教育、团委、妇联等多个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由三水普法志愿服务队负责具体执行。这种联动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整合了各方资源,让法治教育不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有成效”是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四有”体系的实施,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法律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同时,法治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3
深化体系建设护航青春再启新程
随着《“法润三江 护航青春”青少年法治教育行动方案》的深入推进,三水区正全力构建更为完善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为强化校园法治教育力量,当地严格遴选经验丰富的律师、专业扎实的高校师生,组建起百人“法治辅导员”团队。这些辅导员与法治副校长密切配合,深入校园开展常态化普法,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场景。加强阵地建设,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法治文化广场等至少建立1个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多元化法治实践教育,使其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同时,围绕青少年法治教育需求,精心策划并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普法体验馆实践、法治实践营、法治主题辩论赛、法治情景剧表演、毕业前法治教育、AI场景法治教学等多样化普法活动。这些多元举措层层递进,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更在全社会营造出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法治氛围。
“法治教育要如春风化雨,悄悄浸润青少年的心田。”区司法局局长何仕谦在开营仪式上的寄语意味深长。佛山市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学员们认真聆听着工作人员讲解企业运营中的法律知识,看着墙上展示的企业维权成功案例。学员杨玥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企业稳健发展靠的是法律护航,我们人生行稳致远靠的是规则守护。”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知识学习到行为塑造,这场法治实践之旅,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法治底色。
来源丨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速配发金融网
发布于:北京市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