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车产业的心脏天添盈,正因一块小小的磁铁而面临停跳风险。
01
“制造停滞”的红色警报
近日,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与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CMA)宣布,将于6月初紧急组建一支由双方高层及多家核心企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奔赴中国。这趟行程背负着整个印度汽车制造业的焦虑,他们需要中国“正常化”供应一种关键材料——稀土磁铁。
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CMA)计划于6月初组建高级代表团赴华,寻求中方加快稀土磁铁出口许可审批。此举源于中国4月4日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已导致印度汽车制造业面临全面停产危机。
据SIAM内部文件披露,印度零部件制造商的稀土磁铁库存已于5月底耗尽,若供应持续中断,整车生产线或于6月初陷入停滞。
02
印度汽车产业的系统性危机
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国,印度汽车产业关联着该国7%的GDP和2500万就业岗位。此次稀土断供危机的连锁反应已超越单一材料短缺问题,演化成威胁国家产业安全的系统性风险。
深层次矛盾在于印度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其汽车制造业虽具备全球领先的组装能力,但在稀土材料精炼、精密零部件制造等关键环节高度依赖中国进口。据ACMA统计,印度车载传感器市场98%的份额由中国企业占据,稀土永磁材料的对华依存度更达92%。
数据显示,2023-2024财年,印度进口460吨稀土磁体,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新财年需求预计激增至700吨,价值3000万美元。尽管印度坐拥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约690万吨),但开采量微乎其微,精炼能力更严重滞后——国有稀土企业IREL年加工量仅1万吨,不足中国的5%。
这种结构性依赖导致印度企业的应急能力严重受限。即便启动全球替代采购,其他供应商不仅产能不足,且价格较中国产品高出40%-60%,这将直接冲击印度汽车的出口价格优势。数据显示,若供应链危机未能在一个季度内解决,印度汽车行业可能损失超过180亿美元产值。
印度巴贾杰汽车公司高管坦言天添盈,若7月前无法缓解危机,生产线将被迫中断。稀土磁铁作为电机核心材料,直接关乎传统燃油车发电机、电动车驱动系统的运转,而中国占据全球逾90%的加工产能,印度短期内几无替代选择。
03
中国管制
印度“二道贩子”行为触发反制
今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涵盖稀土矿产品、氧化物及化合物等关键品类。出口商必须申请许可证,相关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中国官方强调,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管制主要针对稀土原料及粗加工产品,而非已制成的稀土磁铁成品。 然而,全球稀土磁铁产业链高度集中于中国,其上游原料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对下游应用端产生难以估量的连锁反应。
中国此次管制并非无的放矢。此前印度在正常贸易期内大量进口中国稀土,却多次转售美国等第三国,无视中方警告。更关键的是,印度近年为迎合美国战略,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政策的投机性直接导致反制。
正如印媒所析:“印度一直以为只有美国受制于中国稀土,如今自己深陷同等困境”。
04
访华时机凸显外交尴尬
代表团赴华前,中方驻尼泊尔使馆刚发布警示,揭露印度边防部队在边境“多次逮捕中国公民”。在此敏感节点,印度试图通过行业施压换取稀土放行,被舆论讽为“缺乏谈判诚意”。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7日已表态“愿加快审批欧盟公司稀土出口”,却对印度申请保持沉默,暗示外交关系直接影响供应链优先级。
同时,此次代表团访华绝非单纯的商业谈判,背后折射出中印产业竞争的新维度。印度政府近期推动的“国产替代计划”与中国的技术限制形成强烈对冲——莫迪政府一方面在5G通信设备等领域推动“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却在稀土这类基础材料领域受制于人。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政策具有精准的产业震慑效应。除稀土磁铁外,4月的出口管制还涉及镓、锗等14种战略金属,这些材料同样是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料。通过资源杠杆,中国正重构全球产业链话语权体系。
05
点评
全球供应链重构启示录
当一块磁铁的短缺足以撼动百万辆汽车的生产线,全球产业界终于看清:关键矿产的博弈,从来就不在地质图谱上,而在技术、韧性与战略远见的无声较量中。 印度代表团的北京之行,能否为汽车流水线争取喘息之机尚不可知,但这场围绕“工业维生素”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大幕,已然加速拉开。
欢迎通过邮局渠道订阅2025年《电脑报》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年价:400元
编辑|张毅
主编|黎坤
总编辑|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